实习支教感言
安达青龙河小学支教学生 单钟辉
2007年的一天,刚我听到绥化学院有实习支教这项活动的时候,我的心中便有了一种想法:我也要去农村支教!
终于在2008年我有幸可以报名参加选拔的机会,便义不容辞的报了名!起初怕父母反对没有告诉他们,有的同学知道我报了名,还劝我不要去,怕我受不了农村的苦。
从小一直生活在城里的我,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,看到过农村的生活也仅仅是在电视剧中,但电视剧基本上都是由贫困落后转向脱贫致富奔小康,家家盖上了新房、买了轿车、安装了宽带……
就这样,我经过了培训及考核,被选拔到了实习支教的队伍中来,2009年2月26日,我被送到了安达市先源乡青龙河村的村小学实习支教一学期。
一进到这个村子,看到了砖路,路上满是牛粪,大部分是低矮的土房、土墙,在村外就是盐碱地,上面长满荒草。看到这些我真的不想踏上这块土地半步。没办法,我只能硬着头皮下了车,走进所谓的小学,走进了办公室,那是全校七名教师吃喝拉撒睡的地方,屋子非常的脏。随后我们被带到现在住的地方:窗户缺两块玻璃,四面透风,有一面火墙,全部裸露着红砖和黄泥,生了火后就从墙缝里冒烟。两张生锈的铁床,床板破破烂烂,晚上睡觉不敢翻身,生怕掉在地上……
在这里由于地处偏僻、人烟稀少、师资力量薄弱。除了语文、数学以外的其他课程已有两学期没有上课了,同学们对这些知识十分的匮乏。他们不知道何谓网络、何谓www;不知道什么是麦当劳、肯德基;就连教科书上画的很多水果都没有见过。
校长给我安排了一至六年级的英语、科学、思想品德等课程。当孩子们指着杨桃问我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;当他们问我圣诞老人骑的驯鹿是不是“白耗子”的时候;当他们说可以把海水用铁丝网围起来可以防止污染的时候,我的心都快碎了。农村的孩子太渴望知识了,他们像嗷嗷待哺的小雏一样用可怜的眼神看着我,我下定了决心:无论条件有多艰苦,为了孩子们、为了孩子们的父母、也为了完成母校交给我的光荣使命,我要留下来,把自己所学的只是传授给他们。
在闲暇之余,想到学校的90几名孩子,我不在厌倦、不再孤独、不再寂寞!
